论工作专业化

2019-07-29 16:22:21

论工作专业化

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年开工以来我们无论是在交期、品质,还是在综合服务上都受到客户频繁的投诉,把我们去年一年努力改善的成果几乎耗尽。

再往前看,从2012年开始,公司的发展就一直没有顺畅过,我们一直走不出顺乱周期。在2012年9月初,我们服务C018客户出现问题,为了挽救C018客户我们倾入大量的精力,让其它客户深受影响,使企业经历了严重的动荡,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走向平稳。经过两年多的整改之后,在2015年我们认为自己有能力去发展一类客户,经过大家的一起努力,我们将全球前三名客户全部拿下,而且无论是Luxottica、 Safilo,还是Marcolin ,他们的高层到瓯海参观之后,都把瓯海当作他们的战略合作伙伴。这样的业务结构调整,让我们在2016年至2017年间又开始增长,但在一类客户不断增长的同时,对我们的管理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问题层出不穷,客户对我们从充满希望最后演变成绝望。当时我们倍感压力,被迫在内部进行了多方位的改革,生产模式、物流管理、品质保障、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都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整改。经过2018年一年的努力,从数据上来看,我们各方面都有进步,慢慢步入了正轨。今年开工以来,无论是在工厂订单还是在样板上,客户都给了我们很多的项目,但项目一多起来,我们又开始乱了脚步。我担心如果我们不能快速的把问题处理好,我们又会走进衰弱期。

这6年以来我们差不多有3次顺乱循环,一直跳不出这个循环圈,我们的问题出在哪?思前想后,我认为问题还是出在我们团队的专业性上。

其实对于我们团队的专业化,早就应该引起我们反省。因为在服务大型客户的时候,客户对我们工厂的流程规划、工作逻辑、理念及硬件投入上都很满意,但在同我们深入合作之后,都会给我一个共同的反馈,他们认为我们公司没有团队,凡事都需要靠我去解决。一件事,有没有我参与,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有极大的区别。

刚开始听到客户对我们没有团队的评价,我心里是很不舒服的。因为我深知作为公司的经营者,我的工作方向就是定战略、搭班子、带队伍。我自认为我是比较重视团队建设的,这十几年以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干部,公司现在98%以上的干部都是自己内部培养,我一直为此深感骄傲。同时,我们公司的部门规划应该说是眼镜行业里最齐全的,部门、职责都分工明确,各个模块都有一位副总负责。大家可以想象当我听到客户评价我们没有团队的时候,我会有什么反应。我很不服气,还为此写了一堆邮件向不同的客户解释。

但这几年发生的问题,让我静下心去思考,我们到底怎么了。我们管理架构完善、部门分工明确、人员配备齐全,每一个模块都有副总负责,那为什么会周而复始的不断发生问题,问题一直解决不彻底?想来想去,我越来越认同客户对我们的看法,我们的确没有团队。

一、团队不是数人头,而是看团队最终实现的业绩。

如果数人头,我们的确有庞大的队伍,但队伍里的人有没有发挥作用,还是滥竽充数?复盘一下,比如我们前物流副总,他真的懂物流吗?他能把物流的逻辑理出来吗?他能把物流体系建立起来吗?他有能力让物流规范化的运作起来吗?还有我们前任总工,他真的能发挥指导品管、品保、工程的工作?他知道如何提升我们内部的技术能力吗?他对他负责的模块专业吗?认真的想,我发现内心的答案都是否定。我们把人放在那个岗位上,只不过是我觉得那里需要一个人,当下他最合适而已。我们很少考虑他是否能胜任此项工作,他是否能发挥作用。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果我们团队都是充斥着不能胜任工作的人,那么人再多都是没有团队。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团队里的人越多,不但没有减轻我的工作压力,反而自己越来越忙的原因所在。原本我以为设了这么多人,每一个人都可以独自负责一块,让我少操心,但最后却变成我要到处救火。客户什么事最后都要找到我,我天天喊要搭班子,不要搞个人英雄主义,最后却被逼变成了完全的个人英雄主义。对我真的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二、我还要反省我的用人方式。我们以前用人的方式只注重态度,而忽略工作的专业性。

记得多年前,余行中在原板二车间任生产经理助理,我想调他做业务经理,在这之前他没有做过业务,所以他对自己是否能胜任此项工作显得信心不足,在我的鼓励和沟通下,他还是决定接手,在接手之前的一个晚上,他对我讲:“王总,我还是决定挑战一下自己,只要有你在,去管理业务我就有信心。”

当然行中在做业务的时候还是很努力,保证了团队的稳定性。但现在回过头想,我们业务的发展在那一刻已经注定了今天的结果。业务是龙头,业务要有冲锋陷阵的能力。如果业务部门都不专业,那又谈何发展?归根到底,核心的问题还是我比较的相信自己能力。问题出在我身上,我需要反省。正如我自己最喜欢的运动篮球一样,在以前求学的时候自己受过一年的老师专业训练,有一点技巧,投球也比较准,再加上二十刚出头的时候体力也好,反应也比较快。当同别人在球场上碰到,准备比赛,分队伍的时候总喜欢大手一挥,让对手先挑好组成一队,留下的同我一队。不管对手如何,哪怕队友很弱,我都有信心把球打赢。但后来发现,对手变得越来越专业,还有他们如果认为自己不行学会了请外援,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体力在下降,反应也变得不如以前,自己的队友再不专业,水平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同别人打起比赛来就显得特别吃力,再也不那么容易赢球。在专业级的比赛里,队伍需要核心,但也需要团队的协作。颠峰时期的公牛王朝,哪怕是篮球之神乔丹,他也需要篮板王罗德曼,助功王皮蓬的协助,才拿下了两次连续的三连冠。后来乔丹到了华盛顿奇才队,打了两个赛季,因为队员实力的不济加上他年龄增大,最后连季后赛都打不进去。同理,记得在我求学的时候,国内CBA也一样,在其它队没有请外援的时候,八一队曾边续蝉联八届冠军。但后来,其它队陆陆续续开始请外援,实力不断增强,现在八一队已经多年没有摸过总冠军的奖杯。

所以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不仅个人要专业,团队也要专业。如果我们不追求专业化,我们将难以在市场有立足之地,更不用说有业绩。

 今日我们不专业已经在工作之中得以体现,并影响我们的结果。管理工作不专业,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1、工作没有目标。工作不专业,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去做,做到什么程度。没有办法给自己订目标,更没有办法给团队订目标。如果一个团队有目标,他会发现大部分公司要求做的事都是他就应该做的事,本份的事,能意识到这一点工作就会积极主动。有目标的人,压力是从内部而来,不是因外部施加。反之,一个团队如果没有目标,工作将如何开展?又如何能出成果?

2、无所事事。我发现我们的很多管理干部,从基层提拔到中层,或从中层提拔到高层的时候,会显示出无所事事,对工作无从下手的状况。有很多人每天盯着电脑发呆,或一直拿着手机看不停,不是他们变懒了,变得没有纪律性了,而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开展自己的工作。特别是我们很多的中层干部走向高层干部角色的时候,迷失了方向,没有办法突破彼得原理。

3、工作靠报备。作为管理干部意味要带团队,要对团队里的每一位成员的工作结果负责。无论中外,工作的结果离不开必要的监督。但如果我们自己的工作都不专业,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我们又如何去监督别人,更不用说去指导团队的工作。最后只能靠下面人的报备来进行工作,中国的文化有着浓厚的只报喜不报忧,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习惯,等到别人报备的时候,其实已经是大问题了,或者问题已经包不住了,到这个地步往往代表着将要面临重大的客户投诉,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有一群不开心的客户原因所在。我们经常讲管理者的工作要靠预防和监督,要让团队好做事,做好事。让团队能按要求做事,做出成果。但离开专业化,以上都将难以做到。

4、工作忙而无果。瓯海大部分的管理者工作都比较努力,能吃得了苦,这也是我们选人的最基本要素。每一天大家都加班加点的工作,到晚上十点办公室还灯火通明。但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这么努力工作为什么结果还是这么差?为什么会劳而无获?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不满意的客户?核心的问题还是因为我们不专业,不专业导致我们工作没有方向,每一天忙的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撞的头破血流,头晕脑胀,还是找出不到出路,忙而无果。 

那如何让我们的工作变的更专业?我个人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提升专业度:

1、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公司很多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工作都不是原来在学校学习的专业,或者说都是在瓯海半道出家,很少有人受过专业的训练。但每一个专业都有一套理论去支持,不要小看理论,理论是前人工作经验的总结。作为企业管理者我们都重视实践,但理论恰恰是实践的基础。环视公司的各个模块,都可以找到理论的源泉,比如财务、人资、业务、品管、物流、工程等等。我不知我们的管理者是否有看过同自己专业有关的书籍。随着年龄增长,工作变杂,理论书籍会让自己觉得枯燥无味,变得越来越难啃,很多人都不愿意去看,一翻开书可能就会打瞌睡。但我认为如果你想更专业,你必须接触它,就如白米饭,虽然很无味,但每一天你都需要它。同时,我也很支持各个模块的管理人员去参加专业的考试,比如会计师、人力资源师、品质工程师、物流师等等,我不是在乎这些等级证书,但去考这些,最起码可以让你能系统的理一理自己的知识,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清晰的认识。

2、终身成长的思维。作为管理者,想把自己变得更专业必须要有成长性的思维,要有终身成长的能力。我们要学习理论,但更要重视理论同实践的结合,不断的通过实践去验证理论,去完善理论。这世上本没有理论,理论一定是前人把自己如何把事做成的优秀经验总结出来,或通过不断的解决问题梳理出来的结晶。因为我们不专业导致在工作中不断碰到问题,问题不能快速解决,也没有关系,只要我们敢于面对问题,积极探索,在解决问题之中不断的琢磨、思考,找出解决问题方法,并能由点到面的理出工作内在的逻辑,最后能做到预防问题的发生,并能将事做成。如果我们抱有这种持续改善和学习的能力,我相信必定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专业。

3、多看多写。多看是指我们要多去了解行业里最先进的信息,最好的经验,或者专业里做的最好的标杆。行行出状元,专业也一样。我们要善于学习,不耻下问,有机会要多出去看看做得好的标杆企业,  如没有机会去现场看也应该找一些标杆企业的书籍看。比如物流管理我们可以学习食品公司,可以了解他们是如何做到先进先出,如何做周转管理,如何管控周期。生产模式和品质管理方面,我们可以学习丰田如何做精益管理,如何做JIT,如何做看板管理。设计创新方面,我们可以学习苹果和IDEO公司,学习他们如何保持高水准的创新能力。我相信各个模块都能找到相对应的标杆企业。他们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多看他们,多去研究他们。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的管理干部学会写的能力,每一天能抽空总结一下,把自己的心得写下来,当你在写的时候其实也是梳理自己工作逻辑的时候,长期保持这种习惯,你会发现你的工作思路会越来越清晰,考虑问题、解决问题都会越来越专业。

 同仁们,今天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瓯海最大的危机,我认为是我们的管理技能,是我们的专业化程度。如果我们不能把公司的各个模块逻辑理好、打通,不能提升我们团队的专业化能力,公司发展将无从谈起。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王风华

                                                                                                                                                                              2019年7月27日于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