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群众是改革的基础

2020-06-01 13:35:53

2020年5月25日在经理周例会上,总经理王风华先生阐述了深入现场、深入群众是改革的基础。并重点阐述了任何改革都应做好前期调研,从群众中去获取真实的信息,改革提案也应汲取基层的智慧,改革的着手点应是群众关心的、基层没有资源解决的问题。


1590989843137016453.jpg


一、调研工作要深入现场

调研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到基层、到现场了解情况,从中得到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的拿出解决问题的良策。就从我们推动成品车间现场6S管理来说,作为推动改革的主导部门,应到部门、班组了解车间6S现场的管理现状,比如说我们要对以下内容进行充分的调查:在生产过程中哪些是多余物料、待修品、报废品;成品车间有哪些机器设备、工夹具、量具;生产车间的机器、工具、物料哪些是可以清离现场的,哪些是可以短期存放在现场的;哪些物品摆放不规范,哪些物料没有标识,哪些存放物料的容器应重新设计等;同时对车间每类物品的规格是多大、数量有多少都应了解的一清二楚。只有对这些现状有了详细的了解,你才能对现场和现场的每一类物品规划好存放位置、存放货架和存放容器。如果前期调查不充分,不深入现场,即使经过整顿,依然不能做到物品定置有序、摆放整齐划一、标识规范明确。


二、调研工作要深入群众

调研工作除了多看,还要多问。多问就是要深入群众,以居下和空杯的心态向部门经理、班组长了解实际情况,虚心向一线员工学习。如果改革主导人以专家高高在上的心态去推动改革就会流于本本主义;如果我们不了解车间、员工的实际需求就会导致理论不能联系实际。比如说塑胶喷漆房的品质提升项目,主导人应多向员工、管理和经理了解以下内容:喷漆不良品有哪些?是麻点、色差,还是脱皮?如果是麻点较多,那么是哪一类产品的不合格比例较高?是单色、双色,还是多色?影响品质的因素有哪些?是原料问题、是人为操作问题,还是环境问题?如果是环境问题又是哪些因素?是温度、湿度,还是空气灰尘较多达不到空气净化标准?如果主因是空气灰尘引起的,那么是哪些进出口把灰尘颗粒带进了喷漆车间?是人员带进来的、物料带进来的,还是进风口净化装置出了问题?我们的项目主导人要从员工、管理那里详细了解信息,获取第一手信息,然后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来逐一验证,这样才能找出问题的根源。找出了问题的根源,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并让经理、管理、员工参与拟定整改提案。当整改措施凝聚了基层的力量和智慧,员工的参与感提高了,执行意识就会加强,项目主导人在改革过程中也就有了群众基础。


三、改革要从解决痛点着手

为什么我们在推动改革过程中,有时候进度迟缓,有时候出现基层改革动力不足?我觉得是因为项目主导人没有群众基础。群众基础不是来自行政命令,也不是看你有多高深的理论知识,而是看你为基层做了什么事,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多少便捷,帮助其解决了多少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毕竟基层干部和基层员工的知识有限、掌握的信息有限、拥有的资源有限。这时候,我们的项目主导人就应从基层不能解决的问题着手,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整合资源帮助其解决问题,为他们排除疑难杂症。只有你给他解决了实际问题、解决了痛点和难点,基层员工就会信任你、支持你、拥护你。如此以来,你在推动改革过程中,员工的配合度、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提高。


任何改革的推动,都应做好前期调研工作。调研工作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研工作不是走形式,也不是应付任务,而应是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只有这样,你才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在推动改革时应先给基层解决痛点和难点,唯有如此,你才会有群众基础,推动改革的进展才会顺风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