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改革主导人应抓好三件事

2020-05-18 13:18:34

2020年5月13日在总经理办公会上,总经理王风华先生阐述了项目改革主导人应抓好三件事。


我们在推动改革时发现有的项目进度迟缓,有的项目半途而废,有的项目推动了很长时间还没有产生效益。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项目的主导人在推动改革时还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入。


1589779162389078837.jpg


一、前期调研要充分

无论是市场拓展、技术开发,还是管理改革都应做好前期调研工作。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等著名的论断。在1917年、1918年,毛泽东同志先后到湖南的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浏阳等地进行了“游学”式的考察,加深了他对中国国情的认知,并激发了革命热情。五四运动后,毛泽东同志开始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调查研究,其中1925年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1927年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就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文献。1926年,他通过调查研究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撰写的调查报告《中国佃农生活举例》,被作为“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生动的教材。正是毛泽东同志在革命前的充分调研,最终取代了教条派和本本主义的领导人王明和博古,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企业内部管理也一样,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因为前期调研工作可以避免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产生。比方说,物流部门在推动塑胶架连排模式前就应做好以下前期调研工作:从注塑到成品一共有多少道工序、每道工序的加工时间、最低标准的转序量、前置时间(准备时间)等,同时要把人员效率和机器效率结合起来评估。对于新工艺、新技术、新的管理模式等改革项目,调研工作我们应不局限于企业内部,还要走出去,去了解领先企业是如何改革的。我们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这样能看得高望得远,还省时省力。前期调查是推动改革项目的重要环节,如果调研工作不充分,那么在推动过程中就会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导致项目推动工作没有持续性,甚至无果而终。


二、推动过程要深入

一个改革项目的推动,作为主导人应全程参与,并对项目组成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和监督。比方说一个新工艺或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要经过试验、检测、小批量试制、小范围内推广、工艺标准的制定,最后到大范围推广等,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遇到阻力或不可预见的难题,作为项目主导人应全程参与,并整合资源解决问题,直到把项目推成功,并产生相应的效益。如果项目主导人没有深入改革,不能掌控项目进度,不能组织有效培训,不能帮助项目成员解决问题,改革就不可能顺利进行。在这里,我还要强调一点,无论是技改机改,还是智能制造,我们不能指望生产车间来推动改革。因为车间管理有自己的生产任务,他们要对“日清日毕”的产量负责、他们要对产品的质量负责、他们要对制造周期负责。任何改革都需要项目主导人或技术开发部门来推动,当改革成功了,由主导部门制定标准、组织培训后,再交给生产部门去执行,并且项目主导部门对执行的过程也要做好督导工作,避免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或者发现新的问题需要解决,同时要不断优化流程和完善标准。如果我们的项目主导人只知道向生产车间要结果,而不把自己融入改革,那么结果就不言而喻。当然,这也要求我们项目主导人“有闲”。所谓“有闲”就是要求我们的高层干部要合理分配时间,每天的工作时间应分成四个四分之一:即四分之一的时间用来看报表和处理邮件,四分之一的时间带着问题去巡线,四分之一的时间用来开会、总结和处理异常,四分之一的时间用来推动改革和思考未来。


三、结果评估要科学

每一个改革项目都有它的目标、内容和预期结果。从项目的前期调研到过程推动,再到结果评估无不是围绕着目标和效益来进行的。项目的效益包括减员增效、降低成本、缩短周期、提高质量以及通过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等。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机制来验证改革的成功与否。只有项目的评估结果达到预期目标,我们才能大面积推广,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拥抱并驱动变革” 的企业价值观并不是靠喊喊口号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改革参与者,尤其是项目主导人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全身心参与改革、融入改革,并在改革进程中发挥改革引领者和示范者的作用。